作者:Taiwan Stone
资历:SSI Master Diver 1200次潜水经验
未曾接触过摄影的我,为了捕捉海底生物奇妙的身影,在2012年我购买了生平第一部相机, Nikon D800。
我特别喜欢拍摄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,所以我经常在台湾东北角海岸,菲律宾的Anilao,印尼的图蓝本,和蓝壁峡湾潜水。
我很喜欢潜水和水中摄影带来的乐趣,更喜欢和朋友分享水底精彩特殊的经验。
使用的器材:
相机:Nikon D800
防水壳:Sea&Sea镜头: 60mm Macro
增距镜:Nauticam SMC-1
闪灯:2xINON z240
微距摄影拍摄的照片,多是人们用肉眼不常见到的景物,尤其是在海底更具有一定的新鲜感,并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,是目前水中摄影最热门的拍摄方式,要拍出好的照片其实并不难,以下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。
精准对焦
拍摄微小的生物中许多都是小于一公分,稍微不小心都会失去清晰焦点, 所以对焦必须快速而准确,在练习的时候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相机的最佳对焦距离和对焦频率,才能在看到目标时立即讲相机摆放到最佳位置经行拍摄,不过这需要很多时间的练习,刚开始可以从不太移动的生物开始练习,
海蛞蝓的动作很慢,外形及颜色都很丰富是很好练习对焦的生物。
移动中的鱼虾就算是练习对焦的进阶版。而眼睛是生命的灵气所在,所以拍的越清晰越好。
康虾是公认最难对焦的生物之一,如果可以把它拍下来,那你对焦就算是出师了。
注意补光
灯光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在进行微距拍摄时,相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很近,极有可能在不觉中遮住部分光源而没发现。海底的地形变化又很多,很容易灯光就被挡到一部分甚至是全部,而往往是等上岸看照片时才会惨叫一声。
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先将闪灯固定于镜头两侧不动(两个灯面对面),等到体会出灯光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的效果后,再开始调整变化灯的位置及角度。不过这往往需要二,三百支气瓶后才能有所体会。
拍摄躲在洞里的生物时,记得灯光一定要事先移动角度。
合宜的灯光,就算是透明的海蛞蝓也一样可以拍得清清楚楚。
拍摄清洁虾进入嘴巴里的画面,记得一定要把灯调整好,否则运气好等到了,可是虾子却没打到光而漆黑一片。
思考构图
刚开始拍摄微距摄影时大部分人都只是图鉴一样把生物拍的大大的,清清楚楚的,就像在拍大头照,可是久了会自然感到很无趣,虽然拍摄的生物很小,但也要抱着拍沙龙照一样的观念,用心构图才能有好的作品。
细微的观察是拍摄微距摄影最重要的一环,否则你不会发现背后还有另一只生物
将生物停留时的自然景物巧妙一起入境,会让照片更生动
有机会时千万别忘记来一张团体大合照
等待时机
当遇到喜欢或是奇特的生物时先不要急着拍摄,先看一下生物的动态,判断出它移动的路径,然后在一个最佳的角度等它自己来入境,不过这时你可能只有一,二次按下快门的机会,所以建议你先试拍一下,把相机的设定及灯光调位置到最佳状态,接着就只剩下等待你的好运到来了。
静静等待它自己爬向你,抬头向你致敬
如果没有试拍一下调整好相机,等到它张嘴那一刹那一切都来不及了
更多Stone的作品请至:
http://www.uwpixel.cn/author/taiwan-stone/